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首页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趣味世界简史弃女:王的宠妃都市邪主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明朝:我的巨舰大炮大唐:兵圣驸马爷
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 穿越之海权时代全文阅读 - 穿越之海权时代txt下载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一十三章 陈张出使(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从在天津见识过郑氏的大海船,张英心里还是很想什么时候有机会再见识一下郑氏大船,以及郑氏治下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这一次也算是有了这么一个机会,看一看郑氏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够让其偏居海外还能发展出如此强大的势力。

忽然想到在谈判的时候,郑经表现出对次子廷玉的兴趣,这一次不妨带上廷玉,就算被郑氏软禁,有廷玉在身边也能有些慰藉,若是郑氏真得了天下,儿子在郑氏长大,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得还能在新朝大展拳脚。

这就是大家族的人心,与国相比,他们更在乎的是家族的传承,而且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算是大家族不能做法。

虽然郑氏对士绅并不友好,但那也总比什么都捞不着要好的多,随着华夏在大陆的展开,未来投靠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接了皇命,张英只能收拾行囊告别家乡,带着次子一起上路,在安庆渡口登船顺着长江顺流而下,十日工夫便来到了松江府华夏辖地。

当崇明关闸的华夏海军将满清船队拦下之后,一盘问才知道这是满清使者,要去承天府与华夏谈判。

对于这种政事,军队不会插手,直接将人送到了松江总督府,将人交给了松江总督洪磊。

当满清一干人等被带到洪磊面前,洪磊发现这二位自己都认识,竟然是满清的两位汉官大员。洪磊也不拿架子,主动上前问候道:“不知两位先生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陈廷敬上前拱手道:“原来是洪先生,几年不见,洪先生已经成了郑氏镇守一方大员了。”

“谈不上什么大员,不过是在松江为百姓做些实事,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陈廷敬很不适应洪磊的话,按套路来说不该是说‘承蒙郑大王不弃,虚以高位不胜惶恐吗’?怎么上来就是百姓如何,黔首百姓如同草芥,只要朝廷不施苛政,百姓自然就有活路,还用不着官府去干涉百姓的生计。

不过陈廷敬也是人精,自然不可能把心中所想带出来,,口中说道:“洪先生真是爱民如子,松江百姓能有洪先生这样的一方父母,是百姓的福气。”

洪磊微笑着回应一句,又对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稚童的张英说道:“敦复先生大名,洪某早有耳闻,当年天津一别,没想到在松江又见面了。”

“洪先生客气了,张某区区贱名,何足挂齿,远不如洪先生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洪磊笑着又问道:“这位稚童是先生的什么人?”

“此乃犬子廷玉,此次出来带着他见见世面。”

“原来是当年大王赞誉过的孩子,进学没有?”

张英对张廷玉说道:“回这位前辈的话!”

“廷玉拜见前辈,回前辈的话,晚辈已经开始读《诗》!”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何解?”洪磊一想到这个小孩子是大王惦记的孩子,就有心掂量掂量这孩子的分量。

张廷玉没有直接回话,而是看了看父亲,见父亲微微点头,才恭恭敬敬地说道:“回前辈!此言出自《诗经·文王》,是说周虽然是西方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是有一天要承天顺命管理天下,那就要顺应天命,建立新朝。”

张英对张廷玉的回答很满意,对于满清代明,很多的士大夫都看成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认为满清得天下是顺应潮流的。

不然读书人为满清效力就找不到合理性,只有把满清看成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而不是一次异族入侵亡国灭种,读书人才能堂而皇之地站在满清的朝堂上。

“既然周代殷商是其命维新,那么如今的满清代明是什么?”

“我大清当然是应天命、顺人心,成为天下之主。”

“既然满清是顺天应命,那么为何满清入关四十年,天下依然是连年征战,百姓依然是流离失所?”

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难度就太大了,张廷玉歪着脑袋看向父亲,不知该如何回答。

因为他知道大清之所以一直战乱不断,眼前的这个人代表的势力功不可没。

可是现在他的父亲是代表朝廷来这个势力谈判,有些话他不知道该不该说。

张英有些恼火,觉得洪磊不该为难一个孩子,便接话说道:“我大清之所以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因为这天下野心家太多。”

“无论什么时代野心家都不缺,若是没有野心,建奴也不会以东北边鄙之地,人不过百万,地不过千里的小部落一举鲸吞天下,做了华夏百姓的主子。”

“大明不是我大清灭的,我大清是应吴三桂的邀请入的关,入关时大明已亡,天下乃是流寇在肆虐。”

“当我大明弘光、隆武、永历不存在吗?”

“这些人可有庄烈帝的子孙?”

“大明历来都有兄终弟及的传统,既然毅宗子嗣都被建奴杀害,自然可以立神庙子孙继位。”

“我大清并不承认庄烈帝之后所有伪帝,大明至崇祯十七年已亡,大清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剿匪。”

“既然我们是匪,官匪不两立,两位先生到洪某这匪巢做什么,难道两位想通匪吗?”

张英老脸通红,自己说过的话这下子圆不回去了,他倒是很想说一句,我们是来招安的,可是这话说了自己都不信,说出来徒增笑话。

好在洪磊还算厚道,没有穷追不舍,而是笑着岔开话题道:“张先生不要介意,洪某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我家大王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过这个孩子,能被我家大王认可的无一不是天下英才。

洪某也是好奇,想要考校一番,洪某代表华夏欢迎两位先生来访。稍后总督府会为两位先生举办欢迎宴会,届时松江府各界名流都会参与,也让大家见识一下两位先生的风采。”

陈廷敬与张英二人也果断放弃这个无法辩出输赢的话题,站在不同的立场说不同的话,最终还是要凭借实力一较高下。

在洪磊准备的欢迎宴会上,陈廷敬再次看到了郑氏的豪奢,酒席上在他们看来各种名贵的海鲜琳琅满目,两人估计这一桌子的菜肴没有几十两银子根本就下不来。

可是二人哪里知道,这些海鲜虽然难得,但是在郑氏却并不是多么贵重的海鲜,就算是在海边生活的普通百姓,偶尔也能吃上一回。

这就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距,华夏的工业化捕捞,效率又高,成本又低,海鲜的价格自然就能非常的低廉。

尤其是普通的鱼获,在华夏领地是最便宜的肉食,甚至比普通的粮食还要便宜。

在松江府等待承天府传回消息的时间里,洪磊带着两人参观了设在松江府各地的剿丝厂、丝绸织造厂,两人被郑氏的大工厂震惊了。

当两人听洪磊介绍说这样一座剿丝厂拥有上千名工人同时在工作,每天能够处理几千担的蚕茧,生产的生丝能够供应好几个丝绸工厂使用时候,两人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在参访的时候,两人把心头的疑惑压下来,等到晚上回到洪磊为二人安排的寓所,陈廷敬满心疑惑地对张英问道:“敦复!这郑氏一个作坊就养了上千人,整个松江府这样的工厂至少有上百家,郑氏不怕这么多人聚集到一起被有心人煽动吗?”

“子端!你看到的郑氏的隐患,而某看到的却是郑氏的强大,这些作坊里的工人做事都井井有条,只要稍微的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兵员。

若是郑氏一旦与朝廷开战,只要一声令下能够召集多少训练有素的士卒,看似郑氏在松江的兵力不多,实则人家这是全民皆兵啊!”

“这个不重要,就算这些工人都当兵,也多不了多少兵员,充其量十万人顶天了,郑氏没有那么短视,会把所有作坊的工人都抽调到军队里。

某所看到的是,松江这块地方住了这么多的人口,却并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土地,也就是说百姓所需要的粮食供应都要从外地调运。

要知道郑氏只掌握了半个松江,这里并不是郑氏最核心的地方,并不会如京城那样需要动用国家力量进行漕运运输粮食。

那么松江的粮食供应一定是通过商业行为进行贩卖,若是这些粮食都是从我大清的土地上流出的,那就太可怕了。

这说明郑氏已经把东南一带基本都渗透完了,包括桑蚕、粮食,东南各地与松江郑氏的联系肯定异常紧密,一旦发生战事,这些与郑氏有关联的大户第一时间就会倒向郑氏。”

“子端的意思是说,应该收紧与郑氏的贸易,控制蚕茧、粮食等物资向郑氏输送!”

“不!这是自杀行为,若是朝廷现在敢这么做,不用郑氏自己动手,东南自己就会乱起来,这些年陈某虽然并没有管过户部,但是江南的税赋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随着跟郑氏交易的增加,朝廷对江南收取的赋税日渐增多,原本那些因为禁海改桑为稻的大户,又重新开始改稻为桑。

朝廷若是掐断与郑氏的贸易,不说违反了与郑氏签订的条约,就说让这些大户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些大户也会跳起脚来反对朝廷。

朝廷不但会损失大量的赋税,而且还将江南彻底的送到郑氏手里,相信郑氏进攻江南的时候,遇到的抵抗一定会非常的小。”

张英点点头认可了陈廷敬的说法,这时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小张廷玉忽然插话道:“爹!今天在那些工坊里,孩儿看到那些缴丝的机器竟然不用人力踩踏就能自己转动,这是什么原因?”

“想必是用水车带动的吧,家乡中有不少磨坊都是用水车带动,这些工坊都建在黄浦江边,使用水车之类的机械也很正常。”

张廷玉显然不相信是水车带动的,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道:“孩儿觉得不是水车带动的,孩儿一直观察河边,并没有发现有大量的水车,反而看到工坊里有一个大烟囱一直在冒着白烟。”

张廷玉的话提醒了张英与陈廷敬,二人回忆起今天的参访,发现确实如张廷玉所说,并没有在江边看到大量的水车,而剿丝厂里面的缴丝机械整日都是在运转,肯定不可能是人力运转。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了恐惧,两人不能理解这个世上还能有不用人力、畜力、水力就能动的机械,难道郑氏有人会法术不成?

通过白天的参访,二人知道今天参访的几家剿丝作坊都是郑氏官营的作坊,也就是说在作坊做工的工人与大清工部的工匠差不多,可是二人却发现郑氏的工匠远没有大清普通工匠的那种麻木,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精神焕发的样子。

尤其是所有的工人都穿着统一制式的衣服,让二人有一种进入军营的感觉,二人不明白这些工匠为何会表现的这么有生气的样子。

他不相信这些工人是洪磊故意安排给他看的,只要看到那些工人在剿丝机上熟练的动作,就知道他们整日都在这机器上做工,只有日积月累做一样事才能有如此熟练的动作。

看着那一团团的生丝被抽出来,然后捆成一束束的丝束,这些丝束又被装进一个个的筐子里,

二人很期待明天去私营作坊的参访,不知道私营作坊又会给两人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一夜无话,第二天二人在洪磊的陪同下,挑选了一家丝绸制造厂参观,这是松江府本地士绅徐家开设的丝绸织造厂。

由于制造的工人大多都是女子,在进入工厂之前,洪磊提醒二人道:“两位先生!织造厂女工颇多,因此男人进入工厂会受到诸多限制,不得左顾右盼,不得与女子私自交谈,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二人不是没有见识的愚夫愚妇,自然知道在织造一道上,女子有先天的优势,江南的生产的布匹大多都是女子织造,这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现在理学盛行,男女大防严重,有此安排也是情理之中。

喜欢穿越之海权时代请大家收藏:(m.qishishuwu.com)穿越之海权时代骑士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寡女悍将穿越六零,军嫂随军走过南闯过北带女儿净身出户,一首歌唱哭全网废灵快穿:当渣男拿了洗白剧本后人在奥特:开局获得托雷基亚之眼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NBA:开局融合罗斯模板修罗神王:开局隐藏兵种阿修罗娱乐:让你录综艺,你成影帝了?原神:我成了芙宁娜炼婴民国神医:从诊治上海滩大佬开始枭雄:被女友陷害后,出狱成大哥代号零壹:伊诺启示录玄幻:开局签到神级天赋让你转职,你修仙?魔刀侠隐绝色尤物她绑定了生子系统长女
经典收藏大明文魁干宋舰载特重兵女神有药gl代夏扶乱唐农门辣妻巧当家南明:重生朱由崧带着空间去当城主三国之铁马山河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海贼之赤焰剑豪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大顺宝藏建安赋大明万户侯穿甲弹我不是精灵王
最近更新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汉末浮沉书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穿越原异界寻仙穿越占座山穿宋,造反!【变宋】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大晋第一才子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新语新编带着AI去穿越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万世之大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 穿越之海权时代txt下载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 - 穿越之海权时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