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夏尔

首页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庆余年民国神医:从诊治上海滩大佬开始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三国:我为陈留王刘协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晚唐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宋缔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夏尔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txt下载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3章 内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响鼓不用重锤,能够做到一方布政使的自然不可能是蠢人,朱高燧只是三言两语的提点他就能心领神会。

冯道安在回去的时候由内到外都感觉到浑身都是热的,除了是因为这煤炉以外,还有就是朱高燧给他画的大饼实在太诱人了。

虽然朱高燧没有明说,但是他也听出了弦外音,只要自己能够配合把煤和铁这两样事情做好,赵王就会举荐自己平调成为六部尚书乃至升入内阁都有可能。

“老三,这冯道安是汉王保举的人!”

晋王朱济熺暗示了一声,如今他们两个算是一条船上的人,在晋王看来如果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当然要保举自己的人,这冯道安虽重要可也不是没有人能替代他。

“我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所以他是谁的人我倒是不在乎。”

“由你吧。”

朱济熺有些失望,毕竟在朱棣三子中他与朱高燧关系最为亲近。

“太原的富户有多少?”朱高燧问道。

“太原是山西第一大城人口百万,富户商贾不在少数,这煤炉四贯的价格虽然贵,但一户人家能买三五个的很多,整个太原城恐怕能卖上万个!”晋王说道。

“上万个煤炉,每天就是消耗五斤,一个冬天下来消耗的煤炭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你现在还担心你挖出来的煤没有地方卖吗?”

晋王的嘴上带着得意的笑,这朱老三是聪明人,自己跟着他怎么可能亏钱。

“其他地方的流民也都聚到了西山,有些人不管怎么样都留不下,我听你的一人给了五百文遣散,剩下还剩下两万五千多人想等到明年开春再回去。”

“随他们去吧,强扭的瓜不甜。”

晋王倒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全留下来,每月单单是吃喝拉撒就要花上数万贯宝钞。

这个深秋每个人都闲不下来,如今的西山到处都是工地如火如荼,无论男女老幼都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一排排的砖瓦房在西山不远处的平地上拔地而起,这种朱红色的房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别有一番风味。

朱高燧刚来到西山,就看到两三个不大的孩子正在还没有建好的屋顶上玩闹。

“那谁家的崽子,这要是掉下来怎么办。”朱高燧怒喝道。

“王爷,这是孙四狗家的,这几天天天上房谁也管不住啊。”

“告诉孙四狗这崽子该揍了,就说我说的,你们各家也不要光顾着赚钱,干活的时候看好自家崽子。”

如今的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活儿都干不了,家里的大人都在忙,一不留神顺着梯子就上了房。

地上到处都是碎砖头还没来得及打扫,这要是掉下来基本没救。

“知道了王爷。”

一开始这些流民来到西山的时候还很惶恐,那些衙门的对他们动辄打骂,严重一些的还会用刑。

但慢慢他们才发现这位大明一字亲王似乎和那些衙门的人不太一样,和颜悦色对每个人都很客气,有时候在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位王爷也会亲自上手。

这位赵王说的头头是道,但帮起忙来属于典型的越帮越忙,干的活都很粗糙,大多数时候王爷做过的都得返工。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赵王的尊重,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这些人对朱高燧也没有了太多的畏惧,有闲下来还能聊上几句。

北方的天气转凉,南方的天气变化却并不是很明显,但南京处于南北交界毗邻长江,这里温度的变化还是有些明显。

往日的这个时间,太子爷和夏原吉等人都会在暖隔里办差,批阅各省送来的公文,有些他们自己商议后就能拿主意,有一些则需要上报皇帝。

但今天太子爷和六部的人都围着一个炉子,七言八语的议论着。

“太子爷,确实没有炭盆的异味了。”

“居然还能热水!”

皇帝穿着皮弁服路过六部,正好听到里面议论纷纷,抬腿便迈进了公事房,王耳朵刚想通禀却被皇帝阻止。

“这么热闹,在聊什么呢,朕也听一耳朵。”

众人听到皇帝的声音纷纷转身行礼。

“臣等见过陛下。”

“免了免了,这是何物?”

朱棣也看见了这些六部的侍郎尚书们都围拢着一个铁炉子,里面燃着火。朱棣拿起一旁的铁钩子在炉子里挑了一下,煤炭翻上来的火焰似乎更旺了一些。

“皇上,这是冯道安刚从山西送来的,说是赵王爷为了让北方的百姓冬天好过一些打造的煤炉。”

“让那小子不要胡来,烧炭取暖一不留神可容易死人。”朱棣说道。

“皇上您看这里…”

太子笑着指了指烟囱。

“老三说煤炭燃烧会出现一种有毒的气味,短时间没什么危害但若就久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容易窒息,这煤炉比炭盆多了一个功能,就是将这种气体透过烟囱散出去,这样既能取暖又安全。”

“这煤炉今日刚送到户部,正准备明日早朝进献给陛下。”夏原吉也说道。

听到是老三的杰作,朱棣的脸上多了一些笑意。

“这东西看来是个宝贝,南京毗邻长江不比苏州扬州,到底也是冷了一些,六部的衙门都多备一些。”

“好了,你们都下去办差去吧。”

太子爷让那些无关紧要的官员离开,皇帝所在的地方官阶不够的人是需要退下的。

皇帝到了公事房也来了兴趣,索性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煤炉旁边。

“这几天有关于山西和赵王的折子吗?”朱棣问道。

“皇上,这是冯道安的折子,上面说山西有煤铁之利,又距离边塞很近,若在太原开设蒸汽营造局,可使得拖拉机快速装备边塞替代冗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棣上下扫了几眼就扔到了一边。

“一看就是老三撺掇的。”

“儿臣倒以为冯道安的折子却有可行之处,可省去太原南京两地运送煤铁之劳。”汉王说道。

“以前是没有选择,现在既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朕就不能让三十多万能打仗的将士在边塞种粮种菜。

这些冗兵冗员是一定要被替换的,至于要不要在山西建立营造局就由你们户部、兵部和工部商议,拟好了方案呈上来。”朱棣说道。

“这是冯道安上的密报,赵王命他探察山西境内所有易于开采的煤矿的位置,然后卖给商贾,借商贾之力开发。农为国本,在臣看来赵王爷似乎有些过于依赖商贾了。”夏原吉禀报道。

夏原吉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若是让商贾参与太多的朝廷事务,无疑会让很多百姓生出将本逐利的心,农本则会动摇。

但在思考了片刻以后,朱棣还是决定支持朱高燧。

“朕给了他决断权就由他去闹,朕只看成效,若没有成效,一切恢复旧制便是。”

朱棣领兵打仗方面的才能远胜于治国的才能,但他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舍得放权,六部尚书和各个朝臣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毕竟若天下大事事都由一人决断,那是亡国之兆。

只是一切恢复旧制看起来轻飘飘的一句话却非常残忍,眼下这些从煤铁上获得巨利的人会被无情的抛弃,皇帝并不会在乎商贾的生死。

“军报...陛下边关急报。”

一小吏手捧竹筒急行走进了六部公事房,一听到是急报所有人的心都咯噔了一下,朱棣亲自站起身从这小吏手中接过书筒。

查看了一下封口完整无缺,直接从书筒中倒出了一封书信,看完之后朱棣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好,好,太好了!”

群臣有些不明所以,皇帝从登基以后都没有像今日这样兴奋过。

“你们都看看吧。”

太子汉王以及其他几位重臣看完军报以后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震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又看了两三遍这才露出了与皇帝一样的表情。

大明虽然立国,但元朝的势力却并未全完被斩尽杀绝,残元各部退入漠北对大明北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每过一两年双方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冲突,可以说因为残元的存在大明的北部从未真正安宁过。

“北元内乱,大汗坤帖木儿被杀,脱古思帖木儿旧部阿鲁台等人与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孛尔只斤鬼力赤为大汗。”

信上只是短短几个字,却让大明君臣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逃入漠北的残元主要分为两大势力,其一出自黄金家族的鞑靼部,其二便是如今以马哈木为首的卫拉特四部,合称瓦剌。

如今鬼力赤及阿鲁台正率部与瓦剌马哈木正在激战,大明最大的两个死敌正在内斗,身为一个马上天子的朱棣岂能不高兴?

“爹,眼下真是天赐良机,瓦剌鞑靼内乱我们不如乘机北上,一举扫除我大明多年威胁。”汉王激动的说道。

“老二此言不妥,瓦剌与鞑靼毕竟是兄弟之争,若我大明进入漠北难保双方不会重新联合起来,那时我朝大军深入漠北一旦被合围那便有倾覆之危,决不能轻易出兵。”太子爷朱高炽浇了一盆凉水说道。

“统兵者当断则断哪能畏首畏尾,战机稍纵即逝,错失如此良机日后只能等到其中一方坐大成为边疆巨患。”淇国公丘福说道。

“淇国公此言差矣,瓦剌与鞑靼两部实力相当,这应该是一场鏖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作壁上观,待到两败俱伤再行定夺,这才是老成谋国之策。”

“等?等到什么时候,双方的大战三年五载都未必能结束,难道我们要等三五年?”

“我看没什么不妥,三五年的时间一来稳固国本,而来蒸汽机已经能够替代大半边塞耕种的将士,铁路火车之利也能初显效果,那个时候我们兵强马壮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直入塞北。”

太子爷和六部的这些文官,总是想给好战的武将套上枷锁,双方又是一番唇枪舌战。

双方所言都很有道理,可朱棣有他自己的考虑。

自己这个皇位来的不正,只有做出一些媲美唐宗宋祖的功业,才能洗刷自己篡位的武殿,也能让天下百姓看到当今皇帝英武有为远超建文!

三年五年?他等不了!何况谁也不知道三年五年漠北会发生什么事情,两部若在合并也并非不可能,但如果现在就北伐确实容易让分裂的两部再一次联合起来。

“朕要遣使鞑靼传朕旨意,朕愿与孛尔只斤鬼力赤大汗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除了鞑靼以外,朕还要遣使瓦剌告诉马哈木,瓦剌与大明原本无甚仇怨,然坤帖木儿为汗时,每战必以瓦剌军为先锋,以至双方死伤无数结仇甚重。今朕愿摒弃前嫌,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使边域万里烽堠无警,彼此熙然共享太平之福。”

朱高炽听完以后心中暗道不好,整个天下也只有他最了解皇帝,藏牙缩爪示敌以弱,这是要咬人了!

没有人真的以为皇帝是想要与这两部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在拱火,激化双方矛盾,表明不会干预的立场,让两部放心决战。

至于皇帝说的什么相与和好,相安无事,信了这句话的人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什么皇帝金口玉言,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都是狗屁,自己的老子还曾向建文保证过不会造反。

“陛下英明,两部都没有后顾之忧,定然血战到底。”汉王说道。

“皇上,新朝刚立不宜再起刀兵,何况鞑靼与瓦剌所占疆土与大明相当,国力不弱。”

“夏原吉,朕的国库还有两千多万两,为了省钱高宁公主赐婚朕都没有动一文,你可千万别说国库空虚。此事不必再议,兵部传令边塞整军修戈。”

朱棣决心已定,粗暴的打断了夏原吉。

朱棣心情不错,索性就在公事房看起了各地的奏章,其中关于山西河赵王的都规整在一起。

随手拿起来一封居然是弹劾朱高燧的,御史台景瑞暗查山西返回以后,将他在潞州以及太原所见所闻记录后上奏弹劾。

“如今农闲季节,本应是潞州最悠闲的日子,可如今的街上不见百姓,壮劳力都在往冶铁所里挤,此乃压榨我朝劳力,潞州冷冷清清繁华不在,一切皆是赵王之过。”

朱棣有些不好意思,雇佣人做工还发工钱这叫压榨百姓?自己以前征收百姓炼铁的时候可是一文钱都没给过。

“百姓非要在大街上溜达这才叫繁荣?这景瑞真是昏了头了。”朱棣直接将折子扔进了炭火中。

“太子爷,这个景瑞是你提拔的吧,找个由头给我贬到云南。”

“他是今年的新科进士,看他有几分文采就…就…..”

太子朱高炽见到皇帝有些不高兴心中难免恐慌,他当然不知道景瑞会上这么一份糊涂折子。

“陛下在看关于赵王的折子吗?我这里还有一份,说的是赵王在西山开采煤矿,自掏腰包十万贯赈济流民,并且每日发放工钱,还时常与他们同桌而食。百姓与赵王相交如阳春煦物,因此赞赵王为有脚阳春。”杨士奇替太子解围。

“有脚阳春?”

朱棣看完折子玩味的笑了笑。

“我们老朱家造反出身,怎么现在出了个大圣人,这不是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吗?”

喜欢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请大家收藏:(m.qishishuwu.com)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骑士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枭雄:被女友陷害后,出狱成大哥代号零壹:伊诺启示录快穿:病娇大佬吃起醋来真要命狂飙:开局截胡高启兰,一手遮天惊世神尊:腹黑皇子别惹我娱乐:让你录综艺,你成影帝了?吻碎繁星快穿:质疑万人迷,成为万人迷【最强复制系统】趁他醉,哄他睡!美人撩到你心醉末日游戏:开局双倍掠夺肝翻末世极寒末世,我有随身安全屋!十州风云志盗墓:长生从穿越成吴二白的儿子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真的是卧底啊!快穿:做任务前,抽个金手指先天灾OL:开局技能全满级天赋狂飙:从少镖头到永恒霸主炼婴
经典收藏盖世皇太子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重生之大科学家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干宋三国之铁马山河鸮尊女娇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医神皇妃重生世子平天下太虚神皇大乾败家子大隋生存攻略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三国之争锋乱世清客水浒传之我是林冲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千面邪妃重生于康熙末年
最近更新大宋天朝之裂变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万世之大唐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带着AI去穿越重生农家致富科举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汉家天下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神威天降九皇子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云尧长歌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隋末唐初之秦琼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于是我成为了神汉末浮沉书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夏尔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txt下载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